每一個編輯策劃都會被大家緊密關(guān)注,就像關(guān)注中期選舉是否能出現(xiàn)反敗為勝的情況那樣?!睹咳针娪崍蟆返闹骶幉祭派?middot;尼日(Brandusa Niro)十分關(guān)注“首排人士”的來來去去。她說在紐約時裝周期間,自己計劃用整期的篇幅來描述“2010年夏天媒體的后末世基調(diào)”,跟蹤時尚媒體“人員洗牌”后錯綜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和種種斗爭。在復(fù)雜的局面中,最令她好奇的就數(shù)《紐約觀察家》的前編輯彼得·W·卡普蘭被任命為《女裝日報》新的編輯部主任這件事。“他并不是以好的時尚感和審美觀著稱的。” 布拉杜莎·尼日表示。
“我會派出記者,不厭其煩地向他提問,”布拉杜莎·尼日說,“我很想看看他對這種轟炸有什么反應(yīng)。”另外,《Domino》的黛博拉·尼德曼(Deborah Needleman)成為了《華爾街日報》新的編輯;在《Vogue》擔(dān)任了多年首席編輯的莎莉·辛格(Sally Singer)跳到了《紐約時報T Magazine》去;《Glamour》、《Elle》、《Essence》和《名利場》都迎來了的時尚編輯———這些都是時裝秀上有權(quán)坐上第一排的職位。
時裝周前排
T臺頭排沒有中立者
在沒有這些人員流動之前,可以把報紙評論員或者獨立雜志編輯安排在兩個互相競爭的派系之間,充當(dāng)緩沖物,起到類似中立國的作用。不過現(xiàn)在,他們也卷入了內(nèi)部競爭之中。“看來我們失去了瑞士(指中立國)。”詹姆斯·拉弗斯說。
謝天謝地,我們還有名人們。真人秀出身的明星和無處不在的《緋聞女孩》主演成為了新的緩沖物。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正如布拉杜莎·尼日指出的那樣,“如果你把某個名人安排在格蘭達·貝利(Glenda Bailey),即《時尚芭莎》的主編旁邊,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Vogue》雜志美國版主編)可能會不高興。”還有更糟糕的。在安排座位上的任何失禮都會馬上被記者和攝影師們快速地傳出去,他們的搶先報道可是很有影響力的。“自從那個什么男孩和那個13歲的有趣女孩出現(xiàn)之后,很多東西都變樣了。”《名利場》的前時尚編輯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說道。他在今年六月另投了東家。(邁克爾·羅伯茨指的是現(xiàn)在很火的潮流博主———菲律賓的“布萊恩男孩”(Bryan Boy)和年僅13歲的姑娘塔維·葛文森(Tavi·Gevinson)。)
邁克爾·羅伯茨作為一位可靠的“中立國”,還不確定要不要出席紐約時裝周。現(xiàn)在的時尚編輯們不僅要帶上筆記、Flip cams(美國很流行的一種低階隨拍隨分享的錄影裝置)、筆記本電腦,還要隨時準(zhǔn)備在Twitter上發(fā)布信息,這已經(jīng)不合他的胃口了。“我不想看到自己在第一排的位子上變得越來越老、越來越胖還越來越暴躁,但我很多親愛的同事們卻希望那樣。”他說。
謝天謝地,終于可以多出一個空位子了?。ò@锟?middot;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