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獎項本來就不靠譜,更不靠譜的是時裝周還特意每年為參加時裝周的設計師定制特別獎項,如年度男裝、女裝、婚紗禮服、針織設計獎、特別貢獻獎等等??傊畞砹硕加歇?,不會讓你空手而歸,以至于時裝周近年來吸引了眾多聽都沒聽過的設計師的參與,大家把時裝周作為“鍍金”的一個最好平臺,在時裝周拿個獎項可以到服裝企業(yè)去忽悠,也可以去忽悠消費者。
然而,這些“雜牌軍”的進入逼退了有實力、有能力的設計師,這從近年來老牌設計師逐步淡出時裝周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中國國際時裝周已經很少再能看到國內比較有名的設計師的秀了,僅存的幾個“大師”估計也是義務勞動,礙不過面,給“老東家”撐撐門面。

中國時裝周秀場上的模特
我們看一個金頂獎設計師的作品,除了每場好看不好看之外,不是說看他符合不符合市場需求,而是看他搭配的系列是不是成了一個系列,而不是每件衣服單拎出來好看,我們看國外的設計師,他們的作品都是一個系列的,然后他的系列是有各個不同的主題,同時,設計師不要忘記時裝發(fā)布,時裝才是永遠的主題。不要為滿足人們的創(chuàng)造欲望和視覺刺激需求,而刻意追求觀看的感受、舞臺燈光、音樂布景等帶來的特殊氣氛,忘記了自己的本質工作。
舉辦時裝周,對于中國時裝行業(yè)來說,這絕對是件值得贊揚的好事,它成功地將行業(yè)外普通人的眼光吸引過來,讓他們在關注這些噱頭的同時,也窺見了中國時裝品牌的實力與進步。當然,也正因為關注度的提高,讓我們不由得開始深思,在國民消費奢侈品的能力在全球排名不斷上升的今天,中國時尚產業(yè)與國外依舊還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或許正因為是我們自己的時裝周,才會用更苛刻的眼光去評價,會抱有更高的期望?;蛟S正是“愛之深責之切”,我們才會探求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才會有越來越多的要求,正如同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原主席王慶所希望時裝周打造出自己的Chanel,我們同樣也在期待,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